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间乐事莫过于踏青和读书了。当中国人骨子里沉睡的浪漫袭来,便看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媚灿烂,“春日游,杏花吹满头”的清新自在,“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的伤春惜时……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负春天里的所有兴发感动,满足你对文学的所有想象,首推叶嘉莹教授的《唐宋词十七讲》。
百岁叶嘉莹不必小北多说了,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要把古典诗词传下去,这本书正是她诸多著作中最广受认可的那本。
词一开始不过就是“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正因为它能直击人心,文人墨客创作词作也不刻意端着,于是一字一句读来便好,细品之下更有深意。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词是有生命的,是活泼的,是生生不已的,不同年龄段总能读出不同的东西,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都不晚。
俞樾曾说“花落春仍在”,并因此句一举夺魁,张惠言也曾指出“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通过诗词走进自我的内心深处,那份感发的力量就是不死的春天的脉动。
中国人对诗词的热爱,可以说是一种骨子里的浪漫。诗词中的意象、比喻、对仗和韵律,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字里行间打开另一重天地。
如果没有唐宋词,近乡情怯时就没有“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多愁善感时说不出“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百战归来又如何表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唐宋词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不过因为浸淫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反而更容易对个中的文字之美熟视无睹。
例如叶老师给出的那个例子,婉约派代表性的词集《花间集》,“花间集”三个字说多了也就生硬了死板了,可是翻译成英文“The collection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就能够感受到别有韵味。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例如“惆怅”也体现了汉语的深邃含蓄,它不仅仅是悲哀、哀愁或难过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含有追寻失落、心绪飘摇、无所寄托的情感层次。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4b2abd85e22f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