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的证监会ipo中止审查名单发布之后,让很多企业都谈之色变,最近证监会似乎加大了审查的力度,有媒体对此评价称企业的IPO终止审查潮将来临,给局外人也造成了一种企业IPO审查更难的印象,证监会ipo中止审查名单有哪些呢?被终止审查的企业该怎么应对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证监会ipo中止审查名单
本周海纳生物和华灿电讯终止IPO审核,两公司终止前均处于“已反馈”状态。
海纳生物未披露具体终止原因。华灿电讯则表示,由于公司拟调整业务战略方向,进行多元化的业务发展,同时拟进行股权架构调整,经研究决定向证监会申请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
海纳生物与华灿电讯均在2016年6月收到证监会的《受理通知书》,如今终止,排队时间将近一年半。
截止2017年12月8日,已有14家新三板公司选择终止审查,17家新三板公司中止审查。
65家中止审查企业中,共有17家来自新三板,占比26.15%。具体来看,6家拟上主板、2家拟上中小板、9家拟上创业板。
本周曙光电缆和已摘牌的聚石化学新增中止审查。瑞可达恢复审查,目前排在主板的118位,处于已反馈状态。
17家中止审查的挂牌企业中,泰林生物、盈建科因情形一中止,曙光电缆因情形二中止,其余14家均因情形四中止。
为什么会出现ipo中止审查?企业该如何应对?
首先,证监会对企业IPO亮剑是严把资本市场关口的内在要求。
其次,IPO终止审查企业月平均数依然相对稳定,大发审委成立之后终止家数并未突增,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今年104家IPO终止审查企业中,有84家为大发审委成立前终止审查,月平均终止审查家数为9家,而在大发审委成立之后,终止审查家数为20家,月平均终止审查家数目前为10家,至年底可能还会下降,与前9个月的月平均终止家数接近,可见,大发审委成立后,IPO终止审查企业家数并未突增。
同时,在65家中止审查企业中,有55家属于主动退回,其原因固然有对证监会从严把关的顾虑主动知难而退的企业,但也会有一些寻求到另外的募资渠道,或者是比较之下,觉得转道香港或境外其他国家上市更易的企业存在。可见,IPO终止审查家数较为稳定,并没有因证监会严把准入关而出现终止审查突增现象,企业也未见恐慌式退回申请现象。
最后,小编要给那些中止和终止的企业一些应对的策略
第一,中止的企业是可以恢复审查的,发行人可以在公告发布之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再次提交申请,只要按照证监会规定的七个程序就能恢复审查。
第二,正在排队的企业要注意财物信息的及时更新,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审查被迫终止。
第三,就算是被迫终止,企业只要不存在违规或欺诈的行为,就可以重新申请ipo上市,或者选择其他募资方式比如新三板挂牌、借壳上市等等。
小编认为,哪怕是现在一百多家企业ipo终止审查,大家也不需要太过恐慌,毕竟对于优质企业来说,证监会提高自己的审查标准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样可以排除那些外强中干的企业,为自己的发展之路清扫障碍。而那些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企业,可以根据证监会的标准进行整改,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获取最新资讯请关注爱提网。
推荐阅读:
新三板转ipo企业名单
三只松鼠ipo中止审查后多久恢复?
ipo过会是什么意思?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5cd4c4db454a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