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应该知道了中核建无偿划转至中核的消息了,至此,中国核电新格局确立了,很多关心中国核建的朋友想知道,重组后,中国核建能涨到多少?对此这里就大概预测下,作为参考。
中国核建能涨到多少?
1月31日,国资委官网公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核与中核建实施重组,中核建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这是继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后,能源行业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自此,98家央企由此缩减至97家。
2017年3月17日,中核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14.440, -0.71, -4.69%)(000777.SZ)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与中核建战略重组事宜,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两天后,上市公司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核建(10.090, -0.52, -4.90%)(601611.SH)也公布了该消息。
中核董事长王寿君曾对媒体表示,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就像是“谈恋爱”,“恋爱”的过程可能是迅速闪婚,也可能是长达十年的爱情长跑。事实证明,两家公司的恋爱时间并不长,就已修成正果。
这两家公司原最早均属于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下称中核总)。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中核总被划分为中核和中核建。中核集团继承了中核总的衣钵,承接了大部分产业,中核建则负责核电工程、军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多位业内人士曾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中核与中核建的合并不意外。两家企业业务互补,重组难度相对较小,重组后的中核竞争能力将大为加强,利于更好地在全球核电市场上竞争。
中核是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同时也是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和核技术应用主力。
中核建的主业为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等。
中核建在中国核电施工工程市场上,长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是国内外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企业,承担了中国大陆和出口的所有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具备同时承担40台核电机组的建造资源和能力。
截至2017年6月底,中核建已承担了63台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正在承建的核电项目包括红沿河、阳江、台山、防城港、福清、田湾、三门、海阳、石岛湾以及巴基斯坦恰希玛、卡拉奇等11个项目共23台机组,是世界上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企业。
鉴于中核和中核建的体量相差悬殊,此前,业内也多认为,中核建业务将被直接并入中核。中核集团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中核建设仅有16家成员单位。
在两家公司的领导安排上,国家主管部门也做了伏笔。2016年12月,王寿君由中核建董事长调任到中核集团担任董事长。目前,中核建总经理为顾军,董事长一职仍空缺。值得注意的是,王寿君生于1955年7月,将于今年8月年满63周岁。2017年12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总经理余剑锋被调往中核担任总经理。
此前,在中国核电行业,具有核电运营资质的企业只有三家——中核、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以及原中电投。
2015年,中国核电行业完成第一次整合。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下称国家电投)。国核技成为国家电投下属公司。中国核电领域,国家电投、中核、中广核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可以预见,中核建和中核合并后,中广核和国家电投将面临更强的竞争对手。这里预测下,在合并后,中国核建能涨到12到13左右,仅供大家参考哦。
以上就是中国核建能涨到多少?的相关介绍了,在中核建和中核合并后,中国核建并不会涨太多,大家应该也能猜到,毕竟这个盘子大了。更多股市精彩资讯,欢迎关注爱提网。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与中核建合并介绍
中核中核建重组了会怎么样?
中核和中核建重组最新进展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6dbab2015b20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