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背后——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S先生
S先生 2024-10-23 16:25:00
来源:爱提网
2024年上半年,卫龙总收入为29.39亿元,同比增长26.3%;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38.9%;毛利14.62亿元,同比增长32.2%,毛利率49.8%,同比增长2.3%。

实现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实属不易。但从价格和销量的反向走势来看,高价格弹性背后代表的行业同质化和缺少竞争力等问题,不可忽视。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事实上,卫龙的核心品类——调味面制品的销售表现并不理想。2022年,调味面制品销量同比下滑22.21%,较2021年少卖了4.3万吨。2023年,调味面制品销量12.44万吨,同比下降17.4%,与2022年相比,又少卖出了2.62万吨。

销量下滑背后是涨价。2019年至2023年,卫龙调味面制品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为14.3元、15.0元、15.1元、18.1元、20.5元,5年累计涨幅约为43.36%,相关话题“卫龙辣条价格暴涨比肉贵”甚至登上热搜榜单。

至于被卫龙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在2023年的收入为21.19亿元,同比增长25.1%,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43%;销量则由约5万吨涨至约7万吨。与辣条的情况不同,其2023年销售单价为29.6元/kg,同比下降4.82%。

由上面数据可以看见,对于卫龙的产品来说,价格和销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相反走势,这是高价格弹性的反映,背后是同质化严重——因为替代品多,商品涨价时,消费者会马上选择替代品,而这更本质的其实是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为了更好解释,我画了一张图,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分析框架,但我认为在商品同质化较高的卫龙身上同样适用。如图,出现价格和销量反向走势的,往往是供给那条线线移动的结果,且消费那条线基本上不动。这反映出无论是卫龙辣条的价增量减,还是魔芋爽的价减量增,乃至整个企业的营收增长,都是企业在供给端和消费者博弈的结果。

但卫龙在消费者偏好、推广、渗透方面,其实没有太明显的改善,同样的价格下,他们还是只愿意消费那么多的量。

而一家企业的增长真正具备持续性,应该是消费线的上移,即使价格适当提高,商品的销量依然能维持。体现在图形上,价格和销量的关系就不是相反,而是价量齐升。

这类商品要么是品牌和营销做得特别好,消费者愿意为之多付溢价,要么就是具备差异化优势,或者独特性和竞争力。很显然,卫龙的产品属性不是这样。

卫龙在需求端被动的原因,一方面,它的竞争对手或者替代品,并不是其他企业的辣条,而是庞大的零食市场——试想一下,看电视剧时,手里拿着一包辣条或一包薯片,不会有很明显的场景差异。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那么,如果整个零食市场都是竞争对手,卫龙面对的竞争压力就可想而知,尤其在零食赛道日益内卷的背景下。

标签: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