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持续上涨的房价和震荡贬值的人民币汇率,关于“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讨论越发激烈。外汇专家韩会师近日在和讯网《中国分析师》栏目上表示,这种说法本身存在标准模糊的问题,贬值不代表汇率不保,而高房价也无法持续,但短期来看,两者均不会出现剧烈波动。
国庆期间,多个城市重启限购,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楼市调控再次收紧。今年8月,全国超九成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上涨,环比最高涨幅达5.6%。有观点认为,本轮楼市上涨速度罕见,人民币贬值是主要原因。一方面货币宽松令资金涌入楼市,刺激刚需集中购房;另一方面,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房价节节攀升,人民币贬值预期触发投资者寻找保值产品,房子成为主要载体,这也导致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房价差距越拉越大。在此背景下,决策层面临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的二选一难题,通过信用扩张继续维护房价,人民币会大幅贬值;紧缩信用收紧货币可稳定汇率,但会导致房价大跌。
韩会师认为,保汇率或保房价的说法本身存在问题。首先,人民币是中国一切资产的计价货币,汇率稳定是一切领域稳定的基础。“如果民众对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产生了怀疑,并且对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形成长期趋同的预期,那么这种贬值恐慌所导致的民众集中购汇将短时间内摧毁外汇储备。”
但所谓“保汇率”的标准模糊,韩会师指出,如果在未来两三年内人民币每年贬值2%-3%,也并非意味着汇率不保。因为考虑到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因素,按此速度贬值,持有人民币和持有美元的差距并不大,未必导致企业一窝蜂购买美元,外汇储备也不会面临资金告罄的危险。
其次,保房价的标准也难以定义。韩会师认为,如果保房价是指三个月或六个月的短时间内稳定房价不跌,这是有可能实现的,但三五年内将房价维持在现有水平并不现实,“世界上不存在只涨不跌的东西”。
“从时间期限来看,5-10年的长期,或者3-5年的中期,汇率和房价一定有比较大的波动,如果把绝对稳定或绝对上涨当成一种‘保’的方式,这两个都保不住。相反,在短期6-12个月内,汇率不大幅贬值、房价也不发生崩溃式下跌,两者都可能同时实现。”韩会师表示。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7d0e07aca726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