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房贷族将还清炒股,楼市回暖或成定局

佚名
佚名 2016-10-28 08:34:41
来源:爱提网

首批房贷族还清炒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那么还款后房地产市场会有什么样的新形势?今天微适网小编向大家解读首批房贷族将还清炒股,楼市回暖或成定局:


一、炒股还清后要注意什么


近年来,随着本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增加,办理住房炒股的购房者越来越多。我爱我家企划总监李娜表示,目前本市购房者在购买新房、二手房时办理炒股的比例已达七成以上,炒股金额普遍为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如何减轻房贷压力成为很多市民关注的焦点,在焦经理看来,购房者可以选择提前还贷或者缩短炒股时间,还可以巧用各个银行不同的房贷品种为房贷减压。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像于阿姨这样还清房贷的市民越来越多。焦经理透露,近期他所在的营业网点,每天都会有几个客户还清炒股、撤销抵押登记。焦经理提醒市民,带抵押登记标志的房产证,会对房屋的交易和再抵押产生影响。在还完炒股之后,房产持有人需要到银行进行一个撤销抵押登记的程序,再到房管局撤销抵押登记,这个时候房主才对房产拥有了完整的所有权。

二、全国土地成交热潮 会否刺激楼市回暖


据新华社电在持续严厉的楼市调控下,全国许多城市土地市场犹如寒冬里的一把火,给进入冬季的楼市送去了一股暖流。然而,作为房地产市场“风向标”的土地市场,地方政府不断高涨的推地热情和开发商持续膨胀的拿地冲动,让许多购房者屡屡心惊胆战。楼市“实质性回暖”窗口是否已开启?房价是否会再次扭头回升?

土地成交与供应双升

11月8日,武汉再度迎来一场土地拍卖,集中推出26宗地块。除5宗土地流拍外,其余21宗地共拍得40亿元。其中,楼面地价最高的洪山区东亭村地块,总成交价为7.2亿元。

这是近一个月来的武汉第三场土地拍卖。10月12日,武汉上演了近两年来最激烈的土地拍卖。一城中村地块引来两大上市房企争抢,经过近1小时的激烈竞争,最终广州越秀豪掷12亿元将其收获囊中。而11月1日推出的18宗地,2宗流拍,其余16宗地块共拍出近30亿元,并诞生了硚口片区的新地王。

与此同时,北京等一、二线城市的土地拍卖中心也一样忙碌不停。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最新统计,截至10月29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1510万平方米,总土地出让金高达406亿元。面对频频出世的优质地块,品牌房企也掀起新一轮囤地潮,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出现了久违的地王。

在成交量直线飙升的同时,各地土地挂牌量也明显加大。继10月集中挂牌62宗地块后,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11月2日再次挂牌30宗地块,净用地面积达184.58万平方米,是今年以来挂牌量最大的一次。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地3242宗,推出面积13326万平方米,环比持平,同比增长8%,年内首次出现同比增长。而11月首周,土地市场继续了这种态势。监测数据显示,20个主要城市中,上海、广州、深圳等10多个城市都推出了大量的优质地块。

三、开发商拿地热情升高

各地出现供地高潮,与今年较早时供应相对不足有直接关系,需要下半年推地弥补。

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仅完成全年计划的29.6%。第三季度,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土地供应5.43万公顷,环比减少4.26%,同比减少37.75%。

数据显示,武汉今年综合用地计划供应量,比去年减少了近40%,而今年上半年,仅完成18.04%。业内人士认为,第四季度土地供应放量“冲一冲”,也在情理之中。

同时,地方政府加速推地的更大“压力”来自于财政收支所发生的变化。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430亿元,同比减少4342亿元,同比下降27.5%。

另一方面,持续数月的销售热潮,不仅消化了一定的库存量,使得房企土地储备开始匮乏,而且带来了足够的现金流,缓解了资金压力,开发商拿地热情明显上升。

楼市步入深度博弈期

近期土地成交活跃,各地推地及房企拿地热情不断高涨,是不是意味着土地市场开始回暖?

对此,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副总监李国政表示,只有拿地价格才直接决定着商品房的成本,影响楼市的涨跌。土地市场是否回暖,房价是否因此而上涨,不仅要考察土地的供应量与成交量,更重要的是看成交地价是否出现大幅上涨。国土资源部发布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和住房相关度最高的住宅用地价格同比增长1.03%,同比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回调,较上一季度下调0.74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土地价格涨幅在放缓,土地市场整体依然平稳。偶尔出现单个的地王,并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回暖。”李国政表示,由于调控政策持续严厉,房地产市场整体资金压力依然未减,年底之前土地市场或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