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加息,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然后我们国家在这个决策上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就是跟随美联储加息,只有这样才能将影响降到最低,但是大多数人该会疑问了,有什么必要性嘛,那今天就让小编为大家来谈谈我国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性有哪些?
今日凌晨3点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区间调升25个基点,从1.0%-1.25%上调至1.25%-1.5%,符合市场预期。不过,眼下更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于,美联储加息过后,近期市场热议的“中国跟随加息”是否有其必要性?
多家机构和学者认为,目前并不认为近期央行存在跟随加息的必要性。央行下属的《金融时报》此前称,12月将分两次续作到期MLF,旨在防止流动性过于宽松,增强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灵活性。
盛松成对记者表示,其目前不支持加息。首先,中美加息的依据略有不同,中国主要参考CPI和GDP数据。“从最新公布的物价数据看,11月份CPI增速较10月份1.9%的低位进一步回落,同比仅增1.7%,可能全年CPI增速不足2%。截至目前2017年GDP维持了正常增速。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并没有加息的理由。”
其次,美国所谓加息上调的是联邦基金利率,我国所说的加息上调的是存炒股基准利率,而且我国的利率体系更为复杂。“一方面,提高存炒股基准利率就直接推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加息很容易形成政策导向变动的预期(也即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这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此外,他也提及,“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利率维持高位震荡。”盛松成称,“通过抬升金融市场利率,我们今年已经变相加息1.1至1.2个百分点。”而美国同期加息为0.5个百分点。
12月以来的数据显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逼近4%,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利率已突破5%,7天Shibor利率在2.8%左右。
兴业研究也表示,最新推出的一系列监管政策本质上都是对银行资产-负债错配的约束,希望引导商业银行通过结构调整来实现去杠杆,这也使得继续通过直接上调利率来去杠杆的必要性下降。
各界预计,央行未来仍然会维持“削峰填谷”的操作思路。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近期就表示,货币政策既不能太松也不能过紧,过紧会对于产出和价格造成下行压力,但过于宽松则可能推高杠杆率。
在当天的美联储政策会议上,美联储预计2018年将加息3次,2019年加息2次。美联储最新中值预期显示2020年底联邦基金利率3.1%,而9月时的预期为2.9%。
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称,考虑到已经实现的及预期中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和通货膨胀形势,委员会决定加息。货币政策立场依然宽松,从而支持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和通胀率持续向2%回归。委员会预计,经济状况将以一种允许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的方式发展;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低于预期的长期水平。不过,联邦基金利率的实际路径将取决于未来数据所显示出的经济前景。
在缩减资产负债表方面,美联储将按计划于明年1月将月度缩减规模增加到200亿美元,包括120亿美元国债和80亿美元抵押炒股支持证券。这些细节符合此前美联储提出的正常化计划。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今日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易纲表示,去年年底炒股利率是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看去年的物价CPI是1.6,PPI是6.3,GDP的平减指数大概是CPI和PPI的加权平均。这么看,我们的实际利率是稳定的,我们不仅仅要看名义利率上升了0.4个百分点,还要看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稳定的,和经济走势是相一致的。资金面上供给,也是比较平衡的。
至于否跟随美联储加息,易纲表示,我们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和金融形势,我们要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跨境资金流动是比较平衡的,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平稳的可兑换,同时也要防范风险。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析的相关内容,相信看过的朋友会对我们国家做这个措施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体会到国家的良苦用心,更多资讯尽在爱提网.
相关内容
2018年美联储加息的次数会增加吗?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房价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加息对股市的影响是什么?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92f772d9531b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