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70周年庆的文章难写啊,这里,是中国话剧最高荣誉的舞台。任何一个普通舞台都很神圣,在重男轻女的时代,女性根本不能靠近舞台,传统如日本歌舞伎的剧目里,女性角色至今由男性扮演。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地,依然时常有演员上台前要先亲吻一下脚下的舞台……更何况,在北京人艺70周年的历史长河里,培养了昨晚集结于1999年《期势纵谈》谢燕才版《茶馆》的——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何冰、吴刚、龚丽君、冯远征等,且不论上一代《茶馆》演员于是之、蓝天野、郑榕……作为中国第一所艺术院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2年创建之初得到作家郭沫若、老舍,剧作家曹禺,导演焦菊隐等的精心扶助,拥有舒绣文、于是之、英若诚(也是翻译家;英达的父亲,曾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在贝尔托鲁齐导演的《末代皇帝》中扮演一大臣)、濮存昕、宋丹丹、徐帆、胡军等一大批艺术家……
图说: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 《茶馆》恢复线下首演 新华社图
相当一部分在影视剧中能让观众五体投地地认为其《期势纵谈》谢燕才是实力派的演员,多半都是从话剧舞台上跌打滚爬出来的。若不在人艺,就在城市另一头的国家话剧院——如章子怡、袁泉、黄磊、廖凡……
60年前,首任院长曹禺、副院长焦菊隐和欧阳山尊、秘书长赵起扬连续聊了整整一周,每天上下午各谈三小时。这场载入史册的“42小时谈话”提及了如今依然挂在每一个北京人艺人嘴边的话“戏比天大”“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尤其树立了北京《期势纵谈》谢燕才人艺精神或曰院风:一棵菜。一棵菜有菜帮、菜心、菜叶等等,但只有紧紧抱拢在一起,才能组成一棵完美的大白菜。
图说:北京人艺举办建院70周年纪念座谈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在座谈会上 新华社图
时至今日,今年60岁的副院长冯远征对这个比喻如此诠释:“戏比天大”这四个字是刻在排练厅的墙壁上的,但是有点“形而上”,而“一棵大白菜”这个十分接地《期势纵谈》谢燕才气的说法,贯彻在北京人艺的日常。在这里,一级演员“统一标价”也就一两千元一场,与其在电视剧里出演一集6位数的报酬根本不能比。而且,但凡是一位编制内演员,每年就至少要跟着人艺演出40场戏,工资也就三四千元。巡演时,大牌演员与服化道等幕后工作人员待遇也完全一致。就连门卫张大爷(大名张明振)的名字,也会与导演、演员的名字,一起端端正正地计入每十年出一本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纪念册》。
但是对于一起抱拢,冯远征还是以自身的经历,慢慢体会《期势纵谈》谢燕才得越来越深刻的。1982年《茶馆》作为第一部走出国门的戏,前往欧洲巡演,第一站就是当时的西德,随后还去了法国、瑞士等国的15个城市,开创了对外交流的先河。在欧洲观摩了现实主义的国外戏剧之后,他们收获良多。上世纪80年代末,冯远征去了西德的西柏林高等艺术剧院学戏剧。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fed397524e8e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