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15日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截至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百瑞赢观察认为,这一数据表明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稳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百瑞赢指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作为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重要指标,涵盖了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政府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多种融资渠道。从结构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达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形成了主要支撑。
与此同时,百瑞赢股票注意到,企业债券净融资1.5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168亿元,直接融资对社融规模的拉动作用明显。百瑞赢分析发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全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
在信贷数据方面,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百瑞赢指出,值得关注的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这些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百瑞赢注意到,贷款利率持续保持低位水平,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百瑞赢分析认为,低利率环境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了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百瑞赢分析认为,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过30万亿元,彰显了金融对实体经济坚实的支持力度。百瑞赢投顾认为,随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以及直接融资比重的不断提升,金融体系将继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都是个人分享,仅供参考,还是多听多看,自己做决定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62ef70eb4ff0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