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S先生
S先生 2025-05-14 15:12:20
来源:爱提网
在这轮跨界潮中,上市公司多聚焦于光伏主产业链制造环节,如硅片、电池片等。虽然*ST绿康的跨界方向为光伏胶膜,其属于辅材产业,但其自跨界以来从获得追捧到业绩转向、控制权变更再到出售资产的经历,在跨界企业中十分有代表性。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这轮跨界企业的原有主业五花八门,有养奶牛的,也有从事玩具、游戏、医疗服务等行业的,迟至2024年,多数跨界上市公司在经营及财务上都出现了难以为继的迹象。

去年,*ST沐邦硅片及硅棒业务、玩具业务等营业收入为2.77亿元,同比减少超过八成,净利润亏损11.6亿元。公司解释说,由于光伏行业近两年激进的产能扩张,造成行业周期性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价格战不断升级,行业竞争剧烈。由于开工率受限且固定成本较高等,仕净科技(301030)2024年营收下降四成,净利润亏损7.71亿元。

即便是一线光伏企业,2024年也普遍出现巨额亏损。据记者不完全梳理,2024年,包括ST泉为、*ST金刚、皇氏集团、海源复材、麦迪科技、宝馨科技等在内的典型跨界光伏企业,均交上了亏损成绩单。

“最直接的原因是产业链价格下降太多,不具备成本和海外渠道优势的跨界企业快速进入负毛利和亏现金的状态。”在谈到跨界光伏企业集体退潮的情况时,一家一线光伏企业人士认为,跨界光伏企业海外市场布局较弱,技术路线单一且多为TOPCon,因此在行业形势变化阶段,综合竞争力较弱。

不过,在吕锦标看来,这轮跨界企业竞争力并不弱,特别是在电池端跟随主流方向切入N型TOPCon时抢占了先机,但是在所有技术路线都亏损的局面下,跨界企业也不能幸免;相反,在这轮跨界潮中,有些跨界企业因技术路线选择的犹豫不决而放慢了投资,阴差阳错反而减少了损失。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至于海外市场布局薄弱的因素,吕锦标认为,国内市场率先进入价格战后,海外市场受低价竞争影响有一定滞后,的确有利于海外市场开拓领先的企业;但是,也应该关注到,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除了受贸易保护的美国市场,低价竞争已经席卷全球。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原因,就是前述融资环境的变化,以仕净科技为例,公司在去年8月披露定增预案,计划募资4.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目的在于聚焦光伏电池片等主业;不过,今年3月,公司宣布,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实际情况等因素,决定终止定增事项。

资金储备不足使跨界企业难以进行持续的技术升级。正如中信建投证券指出的,目前电池环节仍存在一定技术迭代,现金紧张的企业后续无法进行TOPCon改造升级或者BC产能建设,无法进行升级的TOPCon产能会逐步难以获取订单,并淘汰出市场,从而实现电池环节的产能出清。

财务指标恶化使跨界光伏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受到质疑,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多家跨界企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包括*ST绿康、*ST海源,*ST金刚,*ST沐邦,ST泉为等。

以*ST绿康为例,公司2024年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2453.6万元,同时,公司2022—2024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24年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在上述一线企业人士看来,跨界光伏企业在行业景气阶段进入,彼时存在绝对的供应瓶颈,但是光伏市场需要企业的沉淀,而这些跨界进入的企业本身并不具备深耕产业的基础与技术。因此,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时,跨界企业纷纷退潮也是市场规律运行的必然。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标签: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