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省份密集出台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强劲动力。百瑞赢发现,山东省最新发布的《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7年,打造一批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条,具备年产100发运载火箭、150颗商业卫星的能力,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百瑞赢投顾观察到,商业航天已成为各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山东、上海、广东、四川等省份纷纷加入布局商业航天的行列。
山东省的措施围绕强化航天基础设施支撑、加强航天运载能力建设、提升卫星产业发展质效等6个方面提出了18条具体政策。百瑞赢指出,这些措施聚焦巩固提升发射能力建设,支持东方航天港巩固提升海上发射优势,对海上发射项目,按照不超过有关保费总额**35%** 的比例,给予每个项目不超过**300万元**的保险补贴。
上海则系统优化布局商业航天产业,构建“火箭-卫星-终端-服务”全产业链集聚发展生态。百瑞赢注意到,上海计划到2027年将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发展到**1000亿元**左右,实现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
广东省在《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到2026年,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百瑞赢投顾发现,广东将打造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服务在低空经济、移动通信、物流运输等前沿领域落地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创新示范项目。
百瑞赢分析指出,各省份根据自身优势,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商业航天发展路径。山东省支持烟台打造山东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发展核心区,推动济南、泰安打造省会都市圈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引导青岛打造卫星应用特色产业集群。四川省提出了“双核引领、多地协同”的产业布局。“双核”是指成都都市圈和凉山州,“多地”包括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自贡、遂宁、内江等地。四川计划到2025年航天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2030年达到1000亿元。上海市则规划在闵行区建设市级商业火箭特色产业园,在松江区建设市级商业卫星及终端特色产业园,鼓励链主企业强化牵引作用,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
商业航天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百瑞赢认为,随着各省份政策的陆续实施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商业航天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都是个人分享,仅供参考,还是多听多看,自己做决定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489e9b22fa69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